蔡元培及其做人原则

来源:网络收集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1 09:36 点击:

提起蔡元培,我的心情很复杂,这是一个做出了无人能比的历史贡献的人,这是一个道德品行堪称圣贤的人,这是一个做了一辈子官,到了只能租赁别人房子居住的人,但也因历史的驱然,有重大失误的人。
  蔡元培,清季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愤满清腐败无能,弃官南下兴教以救国;发起光复会;做过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奠定了新教育的基础;参加过“二次革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实施大胆的革新;创建中央研究院,奠基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奠基中国美育事业等,可以说事事件件,任何一方面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可以一生无憾,含笑九泉了。
  民国建立以后,蔡元培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和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废弃了前清“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小学废止读经,大学取消经科,首倡“德、智、体、美”四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推行义务教育、社会教育,为促进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客观上,读经课、经科的废止无异于终止了中华文明的传承,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失误。鉴于此,几次想写蔡元培,几次动笔,几次放下,今又动笔,历史的失误固然由他来亲手操作,由他承担了,但他不来,别人也会来,他的错是替代历史的,不是他个人的,于是也便释然了,并不影响一个化时代人物的光辉。
  蔡元培对教育事业最突出的贡献,莫过于对北京大学的革新。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积极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发展的办学方针,短时间内将一个原来陈腐不堪的旧官员培养的营垒,改造成生机勃勃的新北大,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其改革已经远远超出了北大,影响到整个文化界,并从此一直引领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动向,引领着学生运动的导向。我关注到2009年的北大拒绝招收不孝敬父母者,已经引起轩然大波,是否又是中国文化精神回归的信号,值得我们注目。
  1928年,蔡元培创立中央研究院,辞去其他职务,专任院长,直到他逝世。在中央研究院,他实行学术自由、学者治院的原则,延揽了李四光、丁文江等近乎所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在几乎所有学术领域分别居于领导地位,到民国十八年,中央研究院已经拥有现代科学研究的几乎所有领域的学科设置,为我国的现代科学研究事业,作了重要的奠基工作。
  做教育总长的时候,蔡元培已经将美育列入了教育方针,1922年,他发表《美育实施的方法》有系统有规划地实施全民美育蓝图,以美育完善人格,并以自己的影响力,分别于1927年10月、1928年3月创办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集中了大量知名教授,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专门人才。
  以上各项历史功绩,任何一项都足以使其光耀后世,流芳千古了,然而,蔡元培更为人所称道的是他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震撼人心,深为世人景仰。一个一生都在为国家、民族奔波的人,一个在许多领域都起到奠基或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一个一生都在为官的人,临老仍然居住在租赁的房屋里,就连自己酷爱的书籍也只能散落存放在全国近十个城市里,难怪他的学生们说他是“人世楷模”、“善良的社会和庄严的人生的模范”。他的学生冯友兰则用光风霁月形容自己的恩师。
  任鸿隽称他具有“处处为人无我的真精神”;“对人接物,似乎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尊重他人人格,决不愿意以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使人感到一点不快或不便。一个是承认他人理性,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以和平自由的方法互相了解和处理。”“但在公义一方面,蔡先生却是特立不屈、勇往直前、丝毫不退、毫不假借的斗士。”(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蔡元培所处的时代,中国古老的道法被抛弃,新时代的精神风范并未建立,整个社会道德沦丧到了超越了人类的底线的地步。而他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在如此的乱世,无不震撼人心,则是难能可贵的,他为人处事的原则,至今也应该是和谐社会之必须遵从的灵丹妙药。
  纵观他的历史贡献,他废除封建教育道通的愿望已经实现,可他废除读经课、经科的做法却被西化者更好地利用,成为清除中国文化的先锋;他以美育完善人格的蓝图不说已经落空,实际情况是进展不大;他所革新的北大、他所创立的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倒是背负起了历史的重担,为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然而他的功过是非,从某种程度说,不属于他个人,属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他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艰难行走在觉醒、图强、救国的路上。而他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更是代表时代、民族,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