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课题工作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1 14:31 点击:次
什么是“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是课题从开题到结题,课题研究的客观记录,进程回顾和主要大事的汇总,它是研究情况的高度概括和按计划实施的具体体现。“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是对研究工作做事务性说明,而非学术性说明,“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属于工作情况汇报。下面是一份《“农村寄宿制学校落实大语文观课题实验研究”的工作报告》: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
落实大语文观”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赤峰市松山区教研室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落实大语文观”研究课题组 )
一、课题研究概述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实践远远满足不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语文学习需要广阔的学习空间,应该建立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新型的语文教育体系。“语文即生活”是对这一规律的形象化表述。
寄宿生学语文,存在以下劣势:生活空间相对封闭,接触自然、社会机会减少,导致语文学习空间紧缩;学生不能随时顺畅获悉人类社会生活的新信息,导致语文学习渠道窄化,极易出现“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趋向。
松山区自2001年有了第一所寄宿制小学,随后不断增多。对于寄宿制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还缺乏成型经验。内蒙古自治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丁培忠主持),已经对落实“大语文观”进行了深入探索。但是在寄宿制学校进行这种实践还没有先例。有鉴于此,我们于2004年5月提出了《在农村寄宿制小学落实大语文观》的课题,试图解决寄宿制学校落实“大语文教育观”的问题。经过五年实践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在农村寄宿制落实大语文观的操作方法,积累了一套实效性经验。
二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的立项申报工作。
2.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
语文阅读教学精读课、略读课,作文教学(写话、习作)各种课型的研究。
3.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
语文活动的开展形式和课堂教学的整合;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更好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总结优化语文环境的具体元素。
4.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
课题的总结(撰写工作报告和实验报告,经验集,论文集)申请结题验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式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实验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各种方法。将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语文遇到的问题,逐步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小而实的研究课题,在校本研究中,组织教师通过“学习——分析——设计——实践——反思——改进——总结”研究方式,提高实验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四、实验研究主要进程:
(一)召开课题立项会
2004年9月,召开了实验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的课题开题会议。会议纪要如下:
1.确定研究目标:
实验目标是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据,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在对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作深入调查研究后确定的:
(1)通过实验,提出一套在寄宿制学校教学中落实“大语文观”的管理办法。
(2)实验校教师每人积累一套切实可行的 “大语文观” 的教学经验。
(3)实验校所有小学毕业生至少达到《课标》规定的语文学习要求。具体描述为:
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学会2500个左右。能写一手好字。课内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熟读背诵300篇好文章。课内外练笔量20万字,能在40分钟内写出500字左右的通顺短文。稍事准备,能当众用普通话围绕一个意思口述,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2.确定实验学校研究工作任务:
根据目标,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1) 研究在寄宿制小学建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学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2)研究在寄宿制小学,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语文评价等诸多方面落实“大语文观”的相关策略。
3.确定实验学校
为使实验结论具有说服力,我们选取了这样两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实验校:
(1)老府第一小学:这所学校共有学生1100人,学生来自二十个自然村,是松山区最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60人。因为是初建校,课题实验与学校办学是同步的。
(2)木头沟小学:这所学校是松山区最早成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有350名学生。学校管理水平较高,无论从后勤建设,还是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情况都不错,属于在较好基础上开展课题实验。
(二)召开课题培训会
2005年3月在木头沟学校召开实验骨干教师培训会,这次会议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统一工作思路的一次会议。根据“大语文观”理论内涵,围绕实验目标,我们确定的工作思路是“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以丰富的综合活动和良好的语言环境为两翼的有机体系,全面发挥寄宿制优势,规避寄宿制劣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是课题从开题到结题,课题研究的客观记录,进程回顾和主要大事的汇总,它是研究情况的高度概括和按计划实施的具体体现。“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是对研究工作做事务性说明,而非学术性说明,“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属于工作情况汇报。下面是一份《“农村寄宿制学校落实大语文观课题实验研究”的工作报告》: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
落实大语文观”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赤峰市松山区教研室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落实大语文观”研究课题组 )
一、课题研究概述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实践远远满足不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语文学习需要广阔的学习空间,应该建立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新型的语文教育体系。“语文即生活”是对这一规律的形象化表述。
寄宿生学语文,存在以下劣势:生活空间相对封闭,接触自然、社会机会减少,导致语文学习空间紧缩;学生不能随时顺畅获悉人类社会生活的新信息,导致语文学习渠道窄化,极易出现“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趋向。
松山区自2001年有了第一所寄宿制小学,随后不断增多。对于寄宿制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还缺乏成型经验。内蒙古自治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丁培忠主持),已经对落实“大语文观”进行了深入探索。但是在寄宿制学校进行这种实践还没有先例。有鉴于此,我们于2004年5月提出了《在农村寄宿制小学落实大语文观》的课题,试图解决寄宿制学校落实“大语文教育观”的问题。经过五年实践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在农村寄宿制落实大语文观的操作方法,积累了一套实效性经验。
二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的立项申报工作。
2.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
语文阅读教学精读课、略读课,作文教学(写话、习作)各种课型的研究。
3.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
语文活动的开展形式和课堂教学的整合;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更好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总结优化语文环境的具体元素。
4.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
课题的总结(撰写工作报告和实验报告,经验集,论文集)申请结题验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式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实验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各种方法。将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语文遇到的问题,逐步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小而实的研究课题,在校本研究中,组织教师通过“学习——分析——设计——实践——反思——改进——总结”研究方式,提高实验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四、实验研究主要进程:
(一)召开课题立项会
2004年9月,召开了实验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的课题开题会议。会议纪要如下:
1.确定研究目标:
实验目标是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据,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在对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作深入调查研究后确定的:
(1)通过实验,提出一套在寄宿制学校教学中落实“大语文观”的管理办法。
(2)实验校教师每人积累一套切实可行的 “大语文观” 的教学经验。
(3)实验校所有小学毕业生至少达到《课标》规定的语文学习要求。具体描述为:
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学会2500个左右。能写一手好字。课内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熟读背诵300篇好文章。课内外练笔量20万字,能在40分钟内写出500字左右的通顺短文。稍事准备,能当众用普通话围绕一个意思口述,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2.确定实验学校研究工作任务:
根据目标,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1) 研究在寄宿制小学建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学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2)研究在寄宿制小学,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语文评价等诸多方面落实“大语文观”的相关策略。
3.确定实验学校
为使实验结论具有说服力,我们选取了这样两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实验校:
(1)老府第一小学:这所学校共有学生1100人,学生来自二十个自然村,是松山区最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60人。因为是初建校,课题实验与学校办学是同步的。
(2)木头沟小学:这所学校是松山区最早成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有350名学生。学校管理水平较高,无论从后勤建设,还是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情况都不错,属于在较好基础上开展课题实验。
(二)召开课题培训会
2005年3月在木头沟学校召开实验骨干教师培训会,这次会议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统一工作思路的一次会议。根据“大语文观”理论内涵,围绕实验目标,我们确定的工作思路是“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以丰富的综合活动和良好的语言环境为两翼的有机体系,全面发挥寄宿制优势,规避寄宿制劣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