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章中心 > 精品文摘 > 精品摘录

漫谈之七:《人心定取舍,得失转乾坤》

来源:网络收集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7-01 23:24 点击:

写下这个标题,就想起耀一法师演唱的那首佛教歌曲:《修行者之歌——舍下吧!舍下》。它的歌词是这样写的:“天上的行云啊,一生都没有家;行路匆匆,追赶着晚霞。修佛的人们啊,都把苦难磨;得到真的同时,意味着要舍下;舍下吧!舍下吧!舍下你对名利,对迷茫的执着。”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从佛的角度,这是一句既然简单又深奥的禅语。多少修行之人,修其终身也悟不清这“舍得”二字的精髓。而只有那些真正能参悟人生奥妙与玄机的高僧,才会懂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这样一个看似浅显,实则奥妙无穷的道理。
  “得亦为失,舍亦有得”从哲学的角度,因其具备了对立统一、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特性。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留存于天地与人生的,所有微妙细节之中,所以,它又是一种既明显又奥妙的哲理。
  纵观人世间的万事万事,它们运行的机理归纳起来,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有人曾很精妙地做过这样的描述:“人身如流水,往来陈谢间,纳吐不可缺,生命保新鲜。吐而不吸,必干涸;纳而不泄,洪荒现”。显然“舍得”二字,包括了人生的全部真知。
  然而,现实之中,芸芸众生个个看到的都是“求‘得’易”,人人做不到的就是“说‘舍’难。”曹公在红楼一书中,写下了那首“好了歌”,早已将世事百态与俗人心性,说的个一清二白。然而,时代变了,时空变了,而人们“功名忘不了”、“金银忘不了”、“美色忘不了”的思维定式,却丝毫没有变。
  而“舍得”二字说到底还是心静的问题。只有心静之人,才能真正看清何为“舍”,何为“得”,才能恰到好处地掌握“舍与得”的度。
  话说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一天他独自出游,观山玩景,信步所至,却见一条大江横亘在眼前。此时,如果是寻常人一定会做出两种选择,一种就是急急忙忙地沿江寻找渡口,想法尽快过江好赏对岸之大好风光。另一种就是匆匆回头,沿旧路再去寻找那架桥之处。
  然而。王维却是悠闲从容地坐在草地上,心情平淡地欣赏着天上的云起云落、云聚云散,品味着它们在时快时慢中变幻不定的图案。就是在这么一种十分和谐环境与宁静的心境下,他吟出了一首叫《终南别业》的诗,而其中却有两句看似平淡,却极富禅意的千古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说其平淡,是因为“行到水穷处”只是直白地说出了,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来是无路可走了的意思。既然无路可走,那就索性“坐看云起时”,其表达的也只是心情的悠闲之极。
  然而,就是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表象上似乎悠闲、无心,但,在“水穷”又“云起”之间却藏有化机之妙。
  王维因水穷路绝,没有去寻找舟桥而无法过江赏景,这是他的一种舍,一种失。但,他因静坐而神飘云际,因静坐而得道适意,从而领受了坐行住卧皆禅的神髓,领悟到了顺其自然的人生观,从而他的心智不再被生活表层的种种繁杂所迷惑,保持了心绪的协调与宁静,达到了一种禅的境界,这是他的一种取,一种得。
  其实拥有一颗宁静致远之心,对于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心静了,你就能把握更宏宽辽远的时空,就可以包容更多的事物。它能让你思维更敏锐,记忆更清晰,感受更细腻,认知也就更全面、更深刻。
  拥有静观之心,有助于把握自我的真实本性,有助于萌生人生的惭海意识,从而驱除妄心妄想,完善人生,得以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
  人在或静或躁的内外环境中,顿然存在着或明或昏的差异。在这喧嚣的现实之中,只要你能拥有静观之心,别人就难以用一时的荣辱得失来差遣你,别人也难以用一时的是非利害来蒙蔽你。于是,你就能心明志坚地,走着属于你自己的路。
  所以,是否拥有静观之心,几乎就是智慧与愚蠢的分水岭,这是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的。宁静的心境,足以使人把握更高远也更深刻的思想,使人从容处世。静观之心不是田园诗人的专利,也不是隐仕高人的必属,而是一个成熟之人的一种重要的智慧。
  结论:人心定取舍,舍之方有得。得失转乾坤,坤定心自静。静观万物清,清明智慧生。生成淡泊志,志淡身似仙。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 - ?? - ÝřŝžľŘÝź - TAGąęÇŠ - RSSśŠÔÄ - ??
    Copyright © 2004-2024 上海卓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