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杂文

来源:网络收集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2 03:20 点击:

杂文是什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现代散文的一种,短小精悍,不拘形式,以反应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为内容。因此,杂文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命运,它不是风花雪月、歌舞升平、不是歌功颂德,不是中庸之道,它是旗帜鲜明、它是喜笑怒骂、它是当头喝棒、它是社会的清醒剂。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杂文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即给予反响和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读一篇好的杂文,往往有如醍醐灌顶,带你进入社会现状的思考或自身行为的诘问中。赵本山是国内极受欢迎的小品演员,他的《卖车》、《卖拐》在春节晚会上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了多少欢声笑语。然而看了2008年12月30日的杂文报《不只是文化的不同》让我有些坐不住了,作者秦泽贵让我们看到了,迥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他提到2007年初赵本山前往美国演出所遭遇的尴尬,在赵的演出节目中,因不少拿残疾人说事,以他们人的生理缺陷插科打诨的内容而被美国观众指责为“无聊下流”,竟至有人要起诉他歧视残障人士,而《卖车》、《卖拐》却在中国的观众中好评如潮,并且还由此获奖,作者说,同样的歧视残疾人的演出内容,在美国引起的是愤怒,在中国赢得的是笑声,在美国遭到的是批评,在中国得到的是拥护,其反应出的就不只是文化的不同了……映出我们观念上尚有不少需要更新和摒弃的东西。同时他还提道陈佩斯直言:某些著名小品,以糟蹋残疾人和侮辱别人的的生理、智力为乐趣,这说明全社会在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上出现问题了。我想看过这篇文章的读者,都会对我们曾经有过的“无聊下流”的帮凶行为感到汗颜,当我们再看到类似的节目时,就不会没心没肺的觉得只是逗乐好玩了。我想,正是作者的提醒才纠正了我们在道德和价值判断上的错误取向,从而引导我们在普世的价值观上有个正确的认识。
说道杂文的提醒作用,我想到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里的一段话:为什么我不写小说呢?我觉得小说比较间接,要透过一个形式,一些人物,所以我该写杂文,杂文象匕首一样,可以直接****罪恶的心脏,杂文就好像一个人坐在司机的旁边,一直提醒司机,你已经开错了,应该左转,应该右转,应该靠边走,不应该在在双黄线上超车。前面有桥,应该放缓油门……掌握机柄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人指出他的错误,他就永远没有错误。
鲁迅先生是杂文大家,他弃医从文,也只因一场“看客”的故事,触及他想用手中的笔唤醒昏睡的大众。医治国民麻木的灵魂,《阿Q正传>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下完成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先生对于无数愚昧的国人病态国民性的批判。不仅如此,在那个黑暗统治的旧时代,他把自己的文章当匕首,当投枪,刺向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要害,因此被称为一代宗师、民主魂、精神界的战士,他的“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淋的献血。”他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警句,曾经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唤醒了多少麻木的神经。
前段时间去公司订报纸,同事一听我定的是杂文报,立即瞪着个大眼疑惑的问,这种对社会不满的牢****有什么好看,既没有内容,有没有情节、我顿时语塞。杂文是对社会不满的牢****?这种断章取义的片面之词,真是令人费解。首先杂文的作者都敢于积极入世,对于社会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清醒的头脑,针砭时弊、批揭流俗是杂文作者常用的武器,为的是用文字提醒和警示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病和错误,以达到更正的目的,这种文章是牢****吗?诚然,国家的进步需要歌功颂德的文章,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自信,但那些提醒和呵斥更能让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这样对我们的进步才大有益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