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履古寺悟明岩

来源:网络收集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1 20:42 点击:

  “佛宗道源,山水神秀”。想不到在半年前“十一国庆”期间到过天台,游览过赤城山、国清寺、石梁、华顶等代表景点之后,今年阳春三月我又有幸再次来到了天台——明岩古寺。所不同的是,上次是自助游,而这一次则是应一位阿姨的佛约。
  双休日的周六天气甚好,天上无云但我心如云,游人甚少但我心浮游。下午一点半多,我们一行四人从宁波出发驱车一路疾驶,自天台县城下了高速,直奔西南。按图索骥过平桥、街头两镇进入山区。路虽然曲折,但不时的有岩石或山头给你一个心情的冲动,至今有个象狒狒的巨石给我的印象依然很深。大约经过2个多小时奔波,下午4点多,在穿过一个叫张家桐的村子后,自茶山溪一石桥前向右拐弯,穿过一个山洞,我们就到明岩了。据介绍,明岩与寒岩同在一座寒石山,相背而处,绕行约4公里,是一处两岗夹峙、潜藏山腹、宽40米、深350米幽邃峡谷,传说当年寒山就在这里隐居。现在,已经有1800年历史的古寺也在新的主持释悟贤法师的努力下逐渐地恢复,但只是由于名气与交通的关系一直少有人来。
  明岩古寺谷口向东,正对从九遮山而来的茶山溪。按照寺里人所说:明岩左面为“白象”伸鼻戏水.右面“雄狮”伏地守门。但是根据我的反复观察与思索,我觉得狮象所在不应当是目前他们所谓的谷口左右而应当是谷北山面的左右两侧。因为按照他们所说的狮子为谷左北山,实际上其与象更惟妙惟肖,而且为两个:向东的象从谷中迎面而来:大耳如扇,两目确然;而向北则象目点睛,为大象的侧身像,长鼻顺山坡而下,面对溪水从下面山坡中直立而出的白石则是戏水的象鼻口,这决不是什么狗尾巴。而目前谷口的南一侧山坡是无论无何看不出什么白象的。但现在山谷北山的右侧,也就是西山头上所谓的回首神猫,其实就是伏地的“雄狮”。而且在这两延伸的山坡之间的山面上有狭仄的山洞,我看出那里真的恰似修长的观音。“左狮右象中观音”,这才是原本的佛家所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此“佛门”,我不禁感慨:世间很多事情原本是对的,但是往往经过了历史的淡忘而重新拾起的时候,物虽是但人却非,不是正确的认识了。这原因恐怕就是佛家所说“执着一念”的惘然使之:认为明岩两侧就是谷口两侧,其实“谷外天地大,真相在佛边”。如果断章取义认为明岩只是一个狭仄山谷的概念,那真的就是“以偏盖全”,一谷障目不见山了:明岩是山谷,明岩更是周围山脉的统称。置身于错误的认识,迷惑的不是山石,而是人自己。
  明岩古寺的门墙下部分为卵石相垒,上部分为瓦片相叠,寺门上书“明岩古寺”。虽然是新建,但也因为石头、青瓦的关系,也显得非常古朴质拙,颇具历史感,让人感觉庄严。车开进寺庙,里面正在建厢房。寺庙确实不大,但殿堂在整个山谷中错落有致,隐约藏匿,尤其是晚上更感深邃。是巧合也是机缘,我们刚进寺就碰到了本寺的女主持释悟贤法师,是同行阿姨的师傅。悟贤法师慈祥而和蔼,不时的“阿弥陀佛”向来者照应。对于她,我从网上通过查阅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她克服了重重阻力压力,取得了全国首例涉及宗教行政案件的胜诉:在为利所趋的景区开发中维护了寺庙的独立,印证了“佛法无边”。看着这位年迈而健朗的老者,我不由心中充满了敬意。当晚上伊来到我的客房说起这件事情,虽然我因为语言的问题不能完全领会她所讲,但是我很明显感觉到了她脸上佛光般的兴奋:这不仅是信仰与历史的胜利,也更是无惧无畏的结果,一切追求在很多时候只有不放弃才能求得圆满。后随其在她修行的山洞中打坐,我更感觉了一种平凡与不平凡的结合。因为我后来知道:其实这里真正的修行者也只有她一个,其他则是居士与香客。这里的一切:包括寺门、大殿、佛像等都是她一点一点努力的结果,这让我很是惊讶一个有坚定信念的普通人的伟大与不凡。
  进入寺内谷口区,首先看到的是俯卧在地的眠犬石,不过给我的感觉:此石还是原名“小狮伏地”更好,因为更符合其形象:前部分草木葱然,形成了狮子的棕毛,为狮头;后部分石面裸露勾勒出狮身。当然此石事实上比一个狮子要大多了,但是相对象山自然要小多了,因此也只能称小狮伏地了。改名据传是因为清代礼部侍郎齐召南拟在此处做坟,请示乾隆皇帝,帝曰:“犬在八寸关外,不宜做坟”,以后就转称“眠犬”。对于此,我想这应该是乾隆自私的表现:因为结合明岩古寺前后左右山之势与水之形,其众山环绕,脉象卓然,依临潺潺溪水,而且对面案山独立,我明白此处风水实乃上乘。乾隆把狮子说成犬只不过一种拒绝的推辞而已,不想让民间百姓人家中产生如百兽之王般的人之龙凤,而对帝王有威胁的后代罢了。不过寺内门卫真的是养了一只黄色的狮子狗,很是机灵。听着它的叫声,联想此石,让人不禁莞然一笑。与眠犬石相临的是通海池。水池中有一石笋,原来很深,但现在已经很浅而且干涸,所能看到只是乱草从中的一石突出。海是需要深度的,因此我觉得其现在改叫笋潭确实更名副其实。
  谷口北面山崖上是狮子口与合和石。狮子口是一个山洞,里面有一日月井,井很浅,水也很少,但是水却是出名的好,过去地方的老百姓生“热症病”等皆求此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