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章中心 > 精品文摘 > 精品摘录

过年

来源:网络收集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7-01 16:51 点击:

  腊月是好日子,离过年近了。一种焦虑、期待的情绪慢慢弥漫开来,充满在空气中,漂浮在整个世界。从游子们的毛孔中散发出的期待、难熬的气息,汇集在车站,码头。车站,码头的建筑随着躁动的人流,不安的不停扭动,在露宿广场人们的践踏下痛苦呻吟。不用远走的人看着春运一票难得的各种新闻,在集市,在商场,人们听着商家各种促销演说,看着手里钞票水样的流走,享受着大包小包的乐趣。就连高楼上的玻璃也难得的干净了许多。只有行道树默默地不变,静静等它高兴的日子。
  四季交替,岁月更迭,本是自然现象。人们把新的一年当作希望的起点,过年是一种寄希望于明天的习俗。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在这一天祈求老天的保佑。尽管都知道是一种形式,可达官贵人还是把它变成了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就像现在每年寺庙的钟声都是拿钱买来敲的,一声值得人民币若干。据说,那叫为百姓祈福。过年是商家发财的机会和官员露脸的时候,更是艺人大捞一把的好机会。就连经济形势也因过年贡献一点拉动内需的作用。
  是因为过年回家,还是回家因为过年,有谁说的清?是“年”还是“家”,承载着人们的祈盼,希望?游子们说家是远航船儿的避风港,是他们可以歇息的地方。他们在外有太多的话要对父母、妻儿述说。是“年”给了他们放松的机会,可以跟亲人相聚。这一年游子们可能有积蓄带回,也许只是带回来疲惫,或许是电话那头的几声熟悉的话语.
  小孩子们最爱过年,对他们来说,父母就是家,过年就是过年。现在的孩子对穿新衣戴新帽的兴趣不大了。他们高兴的是可以暂时摆脱不停地学呀学的重复。独生子女们享受着父辈无法想象的物质条件,体会着父辈不曾有过的压力。他们的父母都是称职或不称职的雕塑家,都想把自己不曾或没有实现的理想通过孩子实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苦涩的,甜的太多就带了苦味了。过年给孩子们带来了难得的自由,可以放炮,还有压岁钱。
  青年人说过年好是真的好。他们不考虑家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家就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从高中毕业起,他们就像鸽子一样放飞了,家就是他们暂时落脚的地方。他们满怀希望,有梦想。他们在享受人生最后的不用自己养活的时光。一跨入社会就要打拼自己的生活了。他们有向往拥有成功的条件、权利。他们渴望成长,饱含着对生活的冲动和憧憬。或许,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另一半,一个新的家快要出现了。信不信由你,的确,人在二十五以前没有学到东西的话,这一生就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就像盖房子一样,框架已经有了就不好改变一样。顶多充实它,终究难成器了。他们家的概念还停在儿时的家。过年对他们来说是交朋结友的时候,在家的时间是蜻蜓点水而已。
  中年人说过年好,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是“家”。上有老,下有小,“家”的含义有了变化,不在是年轻时的三口之“家”,含着责任,希望,带着苦涩。眼看儿女就要长大,快要成才。多年的希望在一点点的实现,几多安慰,几多焦虑。孩子学业有成的盼找个好工作,有工作的盼找个好对象,成家还要有房,有房还想要车。学习不好的更惨,对象不好找不说,饭碗都没有的多去了,啃的父母头大如斗,无可奈何。改革后有了一个新名词:“打工”,大多数的人退休后仍在打工,也是为了儿女有个家。他们穷其所有为了一个“家”。中年人的家是沉重的家。回家,回谁家?婆家?娘家?说是过年休息,倒不如说过年更忙。有个一官半职的还要联络感情,以图发展。
  老年人说过年好,是因为他们知道过一年少一年。家就是一棵树,给儿孙们遮风避雨的地方。呵呵,平时孩子们回不来,过年他们就回来了。不图他们带什么回家,人回来就好,要一个气氛,图一个团圆。中国人喜欢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都回来,没处住,挤一挤就行。手脚利索的离过年还早,就开始忙着准备,蒸,炸,煮的忙呀,生怕儿女们不回来,倒不是儿女不好,这年头儿女也不易。单位好到不说了,摊上不好的单位,不贴钱就不错了。毕竟能进好单位的人少之又少。这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是“家”,“家”凝聚着儿女们的心,也算是一种责任吧。过年给了家一个欢乐的机会。真是年年有年,年年过。
  家是一个以亲情为纽带,血缘为基础的关系的组合。一个人也许只有年纪大了才能体会到“家”的含义,那时,他儿时的家早已不复存在,儿时的家只是一个回忆。家就像年一样,周而复始。“家”大多的时候是一种概念,没有人想得太多。老了才有体会,年是花开花落,年是青春不再,而家就是渐渐消失的回忆。每当鞭炮响起,总能体会到为什么有些人家要给祖先供些酒水果品了。那就是在消失的记忆里再找寻点安慰,也就是所谓的过年了。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 - ?? - ÝřŝžľŘÝź - TAGąęÇŠ - RSSśŠÔÄ - ??
    Copyright © 2004-2024 上海卓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