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章中心 > 精品文摘 > 精品摘录

枉读诗书误半生

来源:网络收集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7-02 04:01 点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如饥似渴的好学年龄,奈何家贫,流落市井,学徒木工,然而始终未丧失求学之志。小镇有邮政所,每有闲暇,主动去帮助整理报纸杂志,最大的报酬就是可以免费读订户的报纸杂志,不过要抓紧时间抢读,一旦订户来取了,也就只能望屠门而大嚼。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有如一块干渴海绵,贪婪地吸取一切养分。因为有过这种经历,后来再次投考,眼界宽阔了,文笔流畅了,也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在大学老师布置的一些必读书目,并没有几个人能通读,天总助我,每年暑假学校安排勤工俭学守图书馆总有我的份。与老师傍晚散步,总能被启智。其实老师也就是前几届的学长,他们对学问,人生的探讨与我的心理距离最短,离我的心理需求最近。踩着他们的肩膀,看到了很多精彩的世界。以至很多学友至今仍戏称才子。今日听之,不禁毛骨悚然。
??书,梦寐以求的就是书。书,一旦没读通透,一般受祸。
??可恨毕业入错了行,冰火两重天。莫名其妙地就当上了领导,过早翻开了官场的书,过了五年,还没看出结果就莫名其妙地下了台。接着又是成家立业,浪迹天涯。多少年后,家也破产了,业也破产了,社会大学的书总算有点感悟了。忽然发现人到中年天过午了。该好好规划,总结后路了,人越来越迷茫了,不知哪里才是我的家乡。其实还是没读通透。
??几十年间苦读,阅人无数,阅书无数,但总是考不及格。看得清天上的星宿,却看不清地上的坎坷。现实的问题,书中没有答案。总以为读通了书可以指导社会,人生,真是书生之见,迂腐的可爱,迂腐的可怕。强者成功者只不过是利用书来愚民而已。在这个内心浮躁,急功近利,只问结果,不讲过程的社会,书能给我们什么?何况大部分书是骗钱牟利的,写书的人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
??曾经以为坐拥书城,不啻南面为王,静下心看世相,庶几可以悲哉,无异自慰。到哪去找大儒圣贤?忽然想起赵州和尚的公案,吃茶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 - ?? - ÝřŝžľŘÝź - TAGąęÇŠ - RSSśŠÔÄ - ??
    Copyright © 2004-2024 上海卓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