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街旧事
??1980年的冬天,我们全家搬进了三里街。
??那一天,阳光很好,街边高大的枫杨树上还挂着许多“苍蝇籽”,微风一吹,哗啦哗啦地摆动。父亲站在树下,指着眼前那一片青砖灰瓦的平房,对我们说:“这就是我的新工厂,也是我们的新家”。他说这话的时候,有一群孩子正在房前的泥地上打弹子,我于是凑了上去,蹲下来看。当时哪里知道,我蹲下的地方,就是我的新家,这群孩子日后也都成了我的玩伴。
??新家位于三里街中段的黄泥塘,黄泥实际上是江南常见的红壤,三里街还不是街的时候,叫做平岭,实际上就是一处表面平坦的红土包。有九星公路从土包上经过,路两边盖了房子,也就成了街。有一年植树,挖了坑,翻了许多土,我看到红土底下还有一层白色的胶土,像小孩玩的橡皮泥,白土下面还有赭、黄、紫等颜色。黄泥塘有五色土,叫黄泥塘就土掉渣了,有点对不起它。进而想之,整个三里街也应是铺在五色土上的,如果真有什么祥瑞,正好为它现在的繁华加一个注脚。
??“黄泥塘”这个名字还用于一家商店,集体的,属于一家供销社。老三里街人都有一句日常话:“到黄泥塘去”,就如我们现在到四码头去逛联盛超市。黄泥塘商店是青砖灰瓦的大屋,中间有高大的柜台,摆着一溜大玻璃瓶子,玻璃瓶子里盛着吃的糖、茶饼、柿饼和瓜子花生,我时常去,没有钱,站在边上看着也解馋。买笔买本子买火柴也要去“黄泥塘”,那时候武术片盛行,作业本上和火柴盒上都印着习武的图片,我收集好多这样的本子和火花。“黄泥塘”是三里街唯一的百货店,几乎所有的商品都要到那里去买。当时的人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开个店,做点生意?你是知道的,改革开放的初期,没几人有现在的商业头脑。
??除了百货店,三里街还有国营粮店,豆腐店、理发店和一家小型的菜场。这时的三里街,还不是九江城的主要街道,说白了还不如一个乡村集镇繁华。三里街的第一次兴旺来自于附近的几家工厂。八十年代起,国棉三厂,内衣厂,油泵厂,还有父亲的机械厂,有了多次重组扩张的机会,那些隐藏深山的三线厂一个个迁回城里,那些长居乡村的工人带着他们的老婆孩子一家家搬往此处。人多了,吃、穿、住、行、就业、读书一系列问题就来了。于是,厂里组织了劳动服务公司,开了几个店面。母亲是零时工,和几个妇女共同开了一个杂货店,卖些烟酒,副食、笤帚和塑料制品,生意相当地红火。大热天的时候,厂里买了个大冰柜,对外销售五分钱一根的冰棒,于是冰棒又被孩子们追捧。不仅是冰棒,冰棒棍也被收集起来,玩一种“挑棍”的游戏。棍子收集多了,还可以转卖给冰棒厂,换几个小钱。最热闹的时候,是下班做饭,几家工厂的大喇叭一响,人们和着乐曲哼着歌,走回自己的家中,孩子们在家里等着大人,看看父母能带回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父亲有时也会从厂里,带来一大叠废弃的工业图纸,给我写作业打草稿。
??三里街有一条巷子,在老豆腐厂的后面,叫芝麻垄。从芝麻垄下了坡,穿过池塘和藕田就是白水湖,白水湖是我常去的地方,父亲会带着兜网去扳鱼扳虾,我们跟在后面把小鱼小虾装进桶里,运气好时,也能捕获一两条大鲢鱼。夏日里还常去游泳,钓龙虾。白水湖边有山,春天有刺泡,像草莓,比草莓还好吃。秋天里有毛栗子,毛栗子剥了刺壳,煮熟了,带到学校做零食。三里街虽在城里,但依然能找到幼年在山区那个三线工厂的快乐。只是,这点快乐并不长久,城市一扩张,推土机一推,几个小区一建,没有了半点自然的影子。
??三里街新的契机来自于浔阳东路的修建。按理说,浔阳东路这样的截弯取直工程,使三里街偏离交通要道的位置,三里街已经活生生地被切割丢弃。三里街成了一根盲肠,盲肠是什么东西,可有可无,只要在体内呆着,就会滋生蔓延病菌。三里街这根“盲肠”,滋生的是商业的繁华。远离了政府的交通和卫生的管治和干预,三里街摆摊设点的越来越多,碰上全民经商的热潮,最多的时候,一直从街头摆到了街尾。整个三里街成了一个熙熙攘攘的大市场,卖菜的、卖小百货的、卖衣服的、熟食铺子、鱼档、卖鸡卖鸭的、卖水果的、卖炒货的、弹棉花的、补鞋的、修锁的、裁缝店、做红香的、扎花店、酒坊、油坊、小餐馆,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甚至还起了一处道观和一处小教堂。三里街一定是中了什么魔法,不然怎会瞬间热闹起来。做买卖的大都是江北来的农民,跟着他们学了几句江北俚语,例如:“打粪船过江”,“一脚踢你到小池口去”。后来,听说卖炒货的发了财,回老家黄梅盖了房子。卖水果的也改行做了超市,而且越做越大,三里街造就了许多生意人,也促进了它自身的兴旺。
??三里街的尽头,是师专,我的母校,那个九江曾经的最高学府,是至今很多师专学子怀念的地方,靠东头的那一片,起初是录像厅,后来是网吧,还有那巷子里的小酒馆,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学子的青春。我依然怀念那个青涩的岁月,一起翻墙去小酒馆喝酒,一起去街中的录像厅看通宵电影。虽然是老三里街人,但那段大学时光,又使我对三里街增添了新的好感,因为那里面有一些难忘的事和一些难忘的人。
??如今,搬出了三里街,但父母还在。经常回去,那些枫杨树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