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章中心 > 精品文摘 > 精品摘录

天才诗人:诗仙李白

来源:网络收集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7-02 04:30 点击:

??隋朝末年,李白祖辈不满杨广暴政,获罪流走西域。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安西都护府巴尔喀什湖托克马克碎叶水边(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境内)。5岁时,随父从西域迁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生于碎叶,长于四川,成名之后,时人以青莲居士相称。
??李白天生好学,记忆超人。少时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涉,出手不凡的文章既是李白万里西域耳濡目染广博见闻体现,又是后天博览群书、腹藏万卷的发挥。相传李白逃学之时,从山下溪边走过,遇一武姓老妇人在石上磨一铁杵。李问武姓妇人磨杵何用?武答“磨杵为针”。此语深深震撼了贪玩厌学的李白,李白从此发愤攻读。往事千年,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成语和故事。
??怀才不遇而又志在四方,胸怀吞吐宇宙之谋又不屑于科举考试是20岁青年李白处世大矛盾。学识渊博穷极人文天理,文章旷达足以改变一代文风。在经世济民、雄图治国抱负下李白仗剑出川,开始漫游中国,广交地方官吏和知名士人,希望通过春秋邦国纵横家游说诸侯方式,由布衣而举卿相。笔者自幼从清人辑编《古文观止》中读到李白《与韩荆州书》,这篇自荐文章起势如大鹏展翼,一搏万里:“白闻天下谈士聚而言曰:‘生不得得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继而心雄万夫地陈述自己的宏大志向,希望得到有周公三吐三握之名的韩朝宗的赏识和推荐。然而李白狂放的风格,傲岸的个性不但使地方守土之官闭门谢客,且有宵小之人欲治李白目无官长之罪。如安州李长史只因路上李白回避不及,就认为李白故意藐视官长。也有益州长史诗人苏非钦佩李白诗文气魄,认为李白是能与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齐名之才,使初出茅庐李白深受鼓舞。在长达16年、足迹几乎遍及大唐天下的长期漫游中,李白简直处处碰壁,使他逐渐看清了达官贵人盛名之下虚伪面孔。但是李白的传奇经历和瑰丽诗文在全国也如狂飚掠过、雷霆震荡,久驻人们心中。
??玄宗皇帝妹妹玉真公主是一个淡出世俗的女道士,身居道观却久慕李白诗名,希望能在京都见到李白。恰逢吴越道士吴筠奉诏进京,也在玄宗面前举荐旷古奇才李白。风流天子唐玄宗兴致大发,连续三次下诏召李白火速晋京,大有天降知音相见恨晚之意。
??李白若天外飞来,于紫极宫拜访太子宾客贺知章,献上自己出川时所吟长篇古风《蜀道难》。80多岁老诗人受《蜀道难》极其夸张的艺术感染,直读得摇头晃脑、心惊胆颤:猿凫难度的蜀道之险令人望而却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摄人魂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险象环生,让人思绪跨越远古,真乃千古名篇。皓首白发的太子宾客连连赞道:“子谪仙人也!”
??唐玄宗礼贤下士,从九五之尊帝位上走下丹墀,步迎诗仙入宫。金殿赐宴之后,再赏御乘天马驹为李白代步,金口一开,授予诗人最高士子荣誉——翰林供奉。自此皇帝的出游,宫中的大宴,锦衣玉食的队伍里总少不了李白潇洒的身影。一时间,李白成了京城第一号新闻人物,王公贵族,达官显贵无不以能与李白交往为荣。
??君臣密月一过,李白渐渐感到玄宗并非看重自己文章诗歌价值,而是把自己当作点缀太平景象和纵情声乐的御用文人。扬眉吐气的笔下挥洒和豪华奢靡的宫廷宴会背后苍生痛苦、社稷安稳统统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聚儒、道、侠于一身的李白考虑的事。即使万乘之尊唐玄宗也只图荒淫享乐,懒得上朝理政。而奸相杨国忠、李林甫之流则一手把持了日趋腐败的朝政。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离开居住了三年的长安,开始一生中第二次壮游。此次游历从陕西长安出发,经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山西、河北等十个省广大区域,于洛阳结识了小自己12岁的杜甫,使欲上长安求取功名的诗圣迷上诗仙魅力,改变初衷掉头东下,与李白结伴漫游韩、赵、齐、鲁,成了李白忘年之交、终生诗友。两位大诗人交往给后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之作,杜甫五体投地地称颂李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及至诗仙归天,杜甫闻讯“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现代诗人闻一多教授把李白和杜甫见面形象地比喻为“老子和孔子的会面,天上太阳和月亮的碰头”。
??李白晚年虽然历经安史之乱和流放夜郎,诗风清新雄峻、行云流水仍不减当年,给后人留下1000多首诗歌,豪迈诗风将五代以来文坛上浮艳之气一扫而光。李诗如同一座山峰突兀而起,一览前朝文学如众山之小,使大唐帝国文化如日中天,极其辉煌。由此可以说李白无可替代的文化魅力创造了盛唐文化魅力,具体从下述五个方面可以管中觅豹。
??李诗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发展了中国诗歌崇尚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李白气质飘逸、诗风浪漫,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想象惊人、夸张极致的上揽青天、下跨九洲的旷世逸才。
??李白举笔成篇、浑然天成的“清水出芙蓉”的诗歌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的历史诗卷,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艺术明珠。
??李诗的遒劲笔力、豪放风骨展示了唐代士人不阿权贵、伸张正义的波澜壮阔的阳刚之风。
??李诗从《诗经》、《楚辞》、汉赋、乐府等精美诗文中广泛吸收营养,独辟蹊径地把中国传统的五、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 - ?? - ÝřŝžľŘÝź - TAGąęÇŠ - RSSśŠÔÄ - ??
    Copyright © 2004-2024 上海卓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