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山里娃

来源:网络收集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1 20:22 点击: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当我们来到了延安宝塔山下,不由的耳旁响起了贺敬之当年赞美延安的壮丽诗篇。如今的宝塔山,山势雄伟,树木葱郁,山麓蜿蜒曲折,荣幸的是我们廉价邀请了当地一个山里娃做向导,年纪15岁左右,头发乱蓬蓬的,但从脸势上可以看出几分精明和锐气,“大伙儿叫我蛮狗子,”他乐呵呵地对我们做自我介绍。
我们为了寻亲而来,没有过多的留恋这里的山色古迹。我们去一个叫着“四坪”的地方,在崎岖的山路上,蛮狗子一边向我们讲述过去这里发生的事情,一边搀扶着随行的我的姐姐。他的热情和乐观倒使我们产生了对他过分的喜欢。
我问问他:“你这么小,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往事?”
“哈哈,我的爷爷,还有爷爷的爸爸,一直向我们讲述这些,他们说,不能忘本。”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将破了头的一只布鞋在空中扬了几下,说话的声音鞭炮似的。
“你说的真好啊,不能忘本。”姐夫自言自语。
整整用了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四坪。啊,这里是四面环山,人烟稀少。蛮狗子用当地的话问了几个见我们刚准备躲避的中年妇女,其中的一个显出几分大方,从一间看来十分破旧的窑洞里端出两杯茶水,我们感激之后,蛮狗子硬将我们拽进了那间窑洞。
蛮狗子又说话了:“呵呵,当年毛主席就在这样的窑洞里干革命哪,你们知道吗?”
“听说过,知道呀。”姐姐急忙回答。
那个妇女终于开口讲话了:“这里原来有十多户人家,去年,有9户搬到城里住了,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舍不得走啊。”
姐姐抢话了:“前十多年,我有一个女儿寄养在这里,那个人家的男主人叫“冷面”,如今不知他?”
“哎呀,那个人去年已经病死了,那个女儿出外打工去了。”
顿时,姐姐的脸色阴沉下来,蛮狗子插了一句:“你们知道她去哪儿吗?”
“没有人知道啊。”那个妇女肯定地说。
姐夫将随行带的吃的东西给她一些表示感谢,但,那个妇女死活不收,她说:“我们不能平白无辜地乱要别人的东西。这是我们的传统。”
夕阳的余辉渐渐地浮现在天边,我们原路返回。蛮狗子说:“你们到我们家住一宿,明早赶回。”“也好。”姐夫答应了。
我们来到了蛮狗子的家里。父亲是个老实的庄稼汉,母亲眼睛已经瞎了几年了,但,耳朵挺灵的。父亲看见我们走进窑洞里,慌忙逃出门外去了,蛮狗子急忙给我们解释:“呵呵,我的父亲胆小,怕你们是强盗呢,哈哈。”母亲听见来客人了,热情地叫儿子倒杯茶水来。于是,我们围住他的母亲,攀谈起来。
蛮狗子出去了。
不大一会,只见蛮狗子手里提着一只野兔,笑呵呵地走进来,说:“我家没有什么招待你们呀,就这只兔子,让你们尝尝。”后来,听他的母亲说,儿子的狩猎技术特别好,果然如此。
于是,我们一边看着他烤兔子,一边和他的母亲继续攀谈着。不知不觉地已经深夜两点多钟。
第二天,我们起来的很早,和他们告别。姐夫拿出400元酬谢,蛮狗子说:“钱不要了,只要你们记住我就行了。将来等我的爸爸、妈妈过世了,我一定走出大山,走出延安,将我们的传统带出去。”
是的,他说得话我一辈子都记住,好传统的确不能忘。蛮狗子,这个陕北的山里娃给我们的东西很珍贵,他呀,我一辈子永远记住。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推荐热点

    • 宇寒月的报复生活
    • 一般会议记录的要点和内容
    • 阅《三国志》魏书笔记之六
    • 读一份无奈的悲伤
    • 沈阳故宫一日游
    • 一块手表
    • 小巷
    • 《咏柳》赏析
    • 不应该将文章与作者本人划等号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