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总结,6月学习体会
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总结,6月学习体会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是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的家乡,创先争优活动中,楚州区把弘扬周总理精神作为冲刺“十二五”,推进富民强区,实现跨越赶超的动力引擎,坚持用“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高度原则和高度灵活结合、发展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的精神推动创先争优。
注重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领唱”和“范唱”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唱”和“范唱”的作用。一是定准“音调”。音调很重要,高了唱不上去,低了唱不下去。这个调子就是基层党组织的“五个好”、党员的“五带头”,只有按照这个调子去抓,唱出的曲子才是符合“先进”和“优秀”的标准,才会形成党员合拍、党的各级组织合力、党群合心共谋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练好“内功”。创先争优活动是以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为目标,其主体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要深入把握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苦练“内功”,着力解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党员队伍存在的“五音不全”、冒“杂音”和“滥竽充数”等突出问题,有力地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生机活力,促进生成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以及广大党员践行宗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三是形成“和声”。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中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领唱”和“范唱”作用的发挥,以点带面,引领社会,形成基层党组织切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共谋本单位科学发展,党员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群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优美动人的“和声”。
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结合中树好“公仆”形象。创先争优活动中,楚州区把《周恩来与家乡》、《坚持科学发展,建好周恩来家乡》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习提高的必读教材,以周总理“70元的青苗补偿费”为鲜活事例,教育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观念,树好亲民形象。结合“公开承诺”活动,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13周年前夕,区委常委、副区长在周恩来纪念馆广场举行“五带头、五争当”公开承诺,分批次组织机关、乡镇共1400多名科级干部在周总理铜像前举行承诺活动。从改进作风、助推发展、促进和谐入手,开展了区直部门“挂乡镇、联系一个村,挂社区、联系一道巷,挂企业、联系一条线”的“三挂三联”活动,开启了党群携手干群连心的“直通车”。活动以来,区直91个挂乡镇的部门共为43个经济薄弱村和3个“问题”社区解决村部建设、土地复垦、饮水通行等问题163个,调处村级财务、创业点建设、离任村干部待遇、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各类矛盾89起。结合“领导点评”活动,区委领导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认真做到对
联系单位的点评工作。回应群众期盼,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组织区科技、农委、计生、水利等11个部门联合开展“送训下乡”活动,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头村头,现场传授养殖种植技术。注重典型引领,出台了《党员干部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激励办法》,选树了368名党员创业典型。建立了党员与困难群众“一帮一”、“多帮一”的结对帮扶机制。区农委、经贸委、信用联社联手推出6个农民创业贷款品牌,共发放小额贷款3.42亿元,助推3000多人自主创业。既按照中央精神“唱准”,又结合当地特点“唱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党的基层组织在唱响创先争优这一主旋律的具体实践中,需要进行“二度创作”,达到既有吃透中央精神的“唱准”要求,又有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唱好”特色。具体来讲,就是要算好“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算好“最大公约数”,深入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共性,把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吃透悟深、认真贯彻,确保方向不偏、标准不降、效果不差;算好“最小公倍数”,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把握本地区、本部门的个性,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主题活动和活动载体,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和影响本地区、本单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如,我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考虑税收工作实际,把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各个党支部和党员的重要依据。
在高度原则与高度灵活的结合中优化发展环境。突出解放思想,搭建“百名专家进楚州”载体,先后邀请了吴瑞林、朱光亚、宣炳龙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走进楚州,为地方发展“把脉”、“引路”。与省委党校联合举办“楚州干部大讲堂”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