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马路只是“素质问题”?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7-01 23:02 点击:次
在海口,确实有很多行人横穿马路。于是,从管理者到媒体,大都说这是市民的“素质问题”。
确实,从整体上看,作为一个成为省会城市不过20多年的海口,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但是,从具体来分析,行人横穿马路几乎不仅仅是“素质问题”。
在“龙昆南路”,为了堵住行人横穿马路,交警别出心裁,安上了遥控的行人横杆。可是,试行没有几天,这栏杆好像也不管用了。行人不比汽车,可以绕,可以钻,还可以跨。本来留给行人的时间就以秒来计算,这栏杆的起落反而占用了不多的时间,自然,行人不买账了。
在“海府大道”,架设了与人几乎等身的栅栏。这等栅栏自然就是拦人的。可是,这些栅栏也有人铤而走险,翻越的次数多了,栅栏也有缺口。缺口被人前赴后继地扩大,最后成了摆设。
在滨海大道,每一个路口都设了穿黄马甲的交通协管员,协管员们的哨子成了阻止行人横穿马路的主要工具。但是,协管员管得了路口,管不了整条马路,人们照样有空就钻。
一次,专管设置路口的交警科长对媒体承认,说在龙昆南路,留给行人过马路的时间确实少了点。按他30出头的身体,快步通过都有点难。
岂止龙昆南路,几乎稍微宽一点的马路,留给行人过马路的时间,都明显不足。有业内人士透露,路口留给行人过马路的时间,是看机动车左拐放行几辆车?如果左拐的车多,行人过马路就从容,反之则匆忙。
也就是说,海口的交通管理是“以车为本”,行人只能穿插。既然行人遵章走路也很危险,那行人何必遵章呢?
所以,行人横穿马路有素质问题,但又不只是素质问题。
我们需要按要求提供的过街设施,实在没有,至少也得给行人足够的过街时间和空间。架设人行天桥是市政的事,划斑马线却只是交管的事。我们为了让汽车快捷一些,就特意减少斑马线,可没有足够的斑马线的时候,行人反而当哪里都是斑马线了,汽车走得更慢。
我们为了让汽车开快,每到高峰,就关闭一些路口。这样,汽车不能拐弯,就只能直直朝前开。但汽车是有目的地的,它被逼着在大街上走得越长,占用马路的时间和空间也就越多,马路就越堵。毕竟,城市道路不同于高速公路。
交通管理需要经验,也是一门科学。作为交通的管理者,最好、最简单的事还是从自身挖潜。建议交管部门时常问一问自己:我的管理到位了吗?我的管理科学吗?我的管理以人为本了吗?我的管理还有改进的地方吗?
确实,从整体上看,作为一个成为省会城市不过20多年的海口,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但是,从具体来分析,行人横穿马路几乎不仅仅是“素质问题”。
在“龙昆南路”,为了堵住行人横穿马路,交警别出心裁,安上了遥控的行人横杆。可是,试行没有几天,这栏杆好像也不管用了。行人不比汽车,可以绕,可以钻,还可以跨。本来留给行人的时间就以秒来计算,这栏杆的起落反而占用了不多的时间,自然,行人不买账了。
在“海府大道”,架设了与人几乎等身的栅栏。这等栅栏自然就是拦人的。可是,这些栅栏也有人铤而走险,翻越的次数多了,栅栏也有缺口。缺口被人前赴后继地扩大,最后成了摆设。
在滨海大道,每一个路口都设了穿黄马甲的交通协管员,协管员们的哨子成了阻止行人横穿马路的主要工具。但是,协管员管得了路口,管不了整条马路,人们照样有空就钻。
一次,专管设置路口的交警科长对媒体承认,说在龙昆南路,留给行人过马路的时间确实少了点。按他30出头的身体,快步通过都有点难。
岂止龙昆南路,几乎稍微宽一点的马路,留给行人过马路的时间,都明显不足。有业内人士透露,路口留给行人过马路的时间,是看机动车左拐放行几辆车?如果左拐的车多,行人过马路就从容,反之则匆忙。
也就是说,海口的交通管理是“以车为本”,行人只能穿插。既然行人遵章走路也很危险,那行人何必遵章呢?
所以,行人横穿马路有素质问题,但又不只是素质问题。
我们需要按要求提供的过街设施,实在没有,至少也得给行人足够的过街时间和空间。架设人行天桥是市政的事,划斑马线却只是交管的事。我们为了让汽车快捷一些,就特意减少斑马线,可没有足够的斑马线的时候,行人反而当哪里都是斑马线了,汽车走得更慢。
我们为了让汽车开快,每到高峰,就关闭一些路口。这样,汽车不能拐弯,就只能直直朝前开。但汽车是有目的地的,它被逼着在大街上走得越长,占用马路的时间和空间也就越多,马路就越堵。毕竟,城市道路不同于高速公路。
交通管理需要经验,也是一门科学。作为交通的管理者,最好、最简单的事还是从自身挖潜。建议交管部门时常问一问自己:我的管理到位了吗?我的管理科学吗?我的管理以人为本了吗?我的管理还有改进的地方吗?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