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师范学院隆重举行
6月14日上午,学术厅内高朋满座,气氛热烈,由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洛阳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共同主办的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此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学术前沿热点问题,给广大师生带来了一道丰盛的学术盛宴。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有: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时明德教授,洛阳市社科联副主席刘红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肖显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孔明安研究员,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长余守志教授,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占仓研究员,郑州大学学报主编、河南省哲学学会秘书长辛世俊教授,我校科研处副处长杨光钦教授以及政法学院党政领导刘高岑、安锋、孟宪乐、曹玉涛、吴冠红等。研讨会由洛阳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政法学院副院长曹玉涛主持。
政法学院院长刘高岑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并向与会专家、学者简要介绍了成立洛阳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召开此次研讨会的有关情况。刘高岑指出,召开此次研讨会为洛阳地区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同仁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加强与国内自然辩证法领域乃至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交流,并通过交流促进该学科的发展,推动洛阳和豫西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余守志教授代表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对洛阳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成立和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余守志指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社会、经济、科学发展规律和走势的学科,研讨会的召开有利于加强与会人员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对推动洛阳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哲学、教育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洛阳市社科联副主席刘红旗在会上向专家和学者们简要介绍了洛阳市在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发展研究方面的有关情况。他说,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河洛地区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历史上科技进步也比较突出,如有最早的青铜器、铁器冶炼技术,造纸、酿酒技术等;同时,洛阳也是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在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刘红旗分析了科技对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还不够、高科技产业所占比例较低、科技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等现状,希望通过研讨会等形式,加强自然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洛阳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洛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院长时明德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就我校发展的有关情况向与会专家学者作了介绍。时院长高兴地说,今天的洛阳师范学院高朋满座、喜事临门,借此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代表全校近两万名师生员工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洛阳师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美好发展前景的学校,长期以来,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清晰,尤其是升本以来,学校各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院长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向与会人员作了详细介绍,希望广大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孔明安以《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劳动与技术之辩证关系》、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肖显静教授以《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需要科学的自然转向和政策抉择》、河南省科学院张占仓研究员以《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走势》、郑州大学学报主编辛世俊教授以《辩证法是科学发展的代数学》、我校张铃副教授以《西方工程哲学思想的逻辑演进》以及洛阳市委党校刘俊业副教授以《加强科技创新 实现科技强市》为题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来自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委党校、洛阳理工学院等单位的会员以及我校政法学院的全体师生共400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