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师大副校长刘纯献讲述北京奥运会后的影响
奥运会举办多年,有什么变化;北京奥运会举办后,对我国有什么影响?4月24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纯献教授来到我校体育学院,讲述“北京奥运会后对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拓展”。公共体育教研部主任王和平、体育学院院长高松山等领导与师生一起聆听了讲座。
体育是文化的一种现象,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纵观多年奥运会,由“战场”拼的你死我活、相互责骂转变为公平竞争、双赢的局面,世界也缩小成“地球村”、“奥运村”。此次北京奥运会与残奥会的举办,我国的硬实力、软实力及巧实力的水平令世人折服。
他指出,我国体育90年不变之窘境是由于传统观念的魂不附体(文弱之风)和现行体制的魂挤压体(高考制度的废与兴)所导致。随着我国1988年接触奥运会之后,体育观念才全面改变,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德要正其身,才要胜其任,体要保终身的观念家喻户晓。我们开始转变对“姚明、章子怡、原子弹、孔子学院、嫦娥”现象的观点,对奥与会的参与变策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变为和谐型。科技创新的项目承担从“单纯承担”向“承担策划”转变;科技完成路径从“个人奋斗”向“团队公关”转变;科研发展模式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转变;科研组织机构从“单一模式”向“矩阵模式”转变;科研服务方式从“间接服务”向“直接服务”转变。体育活动有规律,同样,生命也在于有规律。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大部分的社会规则如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勇敢坚毅、吃苦耐劳、公平竞争、拼搏争先及创新精神,都能在体育规则中体现出来。
刘教授说,学生是老师的衣食父母,有了学生,才有课时;有了课时,才有工作量,正如“有了少林寺,才能请方丈”。搞体育,兴趣只能起一时的作用,当兴趣和毅力结合在一起,才能“跑”的更远。洛阳师范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摸着社会的脉搏走,可以向开放型、多科型、教学型的师范性大学发展。
刘纯献教授的讲座见解独到,高屋建瓴且言语颇具幽默诙谐,使我们对奥运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加深了对北京奥运会后的一些思考。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