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讲堂】洛阳师范学院李会钦教授讲述“儒家人生智慧”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7-01 14:02 点击:次
4月16日晚,逸夫楼C103报告厅座无虚席,马列理论教研部李会钦教授应邀走进河洛大讲堂,为同学们阐释“儒家人生智慧”。
儒学特别是孔子有没有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精彩的开场深深抓住同学们的心。他认为,孔子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万字《论语》中“知”字过百,直接指“智慧”的就有25处。“知者利任”、“知者不惑”有知者即为有智者。他又从孟子、荀子、汉人王充、唐人刘禹锡等儒家名人的角度来阐释什么是儒家智慧,并向同学们指出了得到智慧的途径和方法:从文献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在实践中摸索总结。
李教授重点从修持独立人格、谨慎择交处人、坚持勤学善思、辨别轻重缓急、持守中庸之道五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感受儒家人生的智慧。他说人格是做人的资格,相对于“神格”、“兽格”、“物格”而言,孔子曾有“君子求诸己”、“朝闻道,夕死可矣”等言词来论人格,孟子也有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来表达他对人格的看法。李教授用生活中的例子生动地阐述了为什么要修持独立的人格,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之为人,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守社会良知和个人道德底线。他提醒大家要会识人、交人、处人,要和“质直而好义”的人交朋友,亦即孔子所言的近三益、远三损。从求是、观过、观态几个方面来全面考察人,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几个原则。
李教授希望同学们用智慧来引导、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在恪守儒家文化精髓——中庸之道方面,他以巩义市康百万庄园的祖训“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为例,道明康家兴盛四百余年的真谛,指出“不贪财”是任何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应该恪守的真理。对一个人来说,学会阅读,学会思考,辨别方向,才是智慧的起点。
相关新闻>>
最新推荐更多>>>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