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悲剧意识中的海明威

来源:网络转载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1 20:38 点击:
摘 要: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人物具有西方传统的个体受难、抗争的内涵,悲剧冲突具有西方历史—现实感和东方道德感,而悲剧效果的含蓄与中和则有更多的东方色彩。
关键词:悲剧意识;道德感;中和      
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异,往往体现在个体与群体、历史目标与道德价值、感性自觉和理性自觉等方面。西方重视历史—个体的崇高,中国重视道德—群体的正义,而其区分总的表现在感性和理性的不同侧重上。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同时具有中西悲剧感的交溶,它体现在悲剧人物的个体追求与群体正义、受难与执着,悲剧冲突的历史与现实,悲剧效果的静穆与中和,以及从其形式方面的理性与感性综合等。海明威自认为“《永别了,爱情》是一部悲剧作品”,其实,不仅仅是《永别了,爱情》,可以说海明威一生中的主要作品都是悲剧作品。早期的《太阳照常升起》中的青年男女禁不住的心中悲哀,《丧钟为谁而鸣》中清醒地走向毁灭的乔丹,《老人与海》中与抽象又具体的命运的抗争,《印第安营地》中死亡的震撼,《杀人者》与《白象的群山》中的恐怖,《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心灰与死亡等,无一不充满着人类悲剧性,甚至我们可以认为海明威是一个悲剧作家,而其作品的悲剧感也具有时代的中西交溶的特色。 本文来自

三、悲剧效果由于海明威是借助“冰山”原则进行创作的,因而他的悲剧作品也就显得极为含蓄,而不像传统的西方文学那样的极为激荡。他的悲剧是深沉的,但从效果上来看却带着某种中国传统意味的“中和”。海明威自己认为《永别了,武器》是一部悲剧作品,然而,我们并没有感到悲哀。这种悲的情怀,由于“八分之一”和“八分之七”的区别而显得更加含而不露。海明威是个感情奔放的人,但在具体创作中却极力控制自己的感情。使自己那丰富的情感不会在作品中毫无节制地宣泄出来,尽量使自己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写得冷静而不露声色,而读者却分明体验到作者深厚的情感。例如:“自杀的男人有很多吗,爸爸?”“不太多,尼克。”“女人呢,多不多?”“难得有。”看似毫无情感,毫无感受的两句对话,但却显示了一个受到死亡影响的孩子对生命、死亡的本能的感受,最后他“相信他永远不会死”,既是生命不朽的渴望,也是对死亡的本能恐惧。贝茨曾经说,海明威“在貌似粗硬枯燥的文风外壳下,流动着极其深沉的节奏,宛然炽热的火山熔岩”[3]。这一“火山熔岩”的控制,所流露的含蓄蕴藉,一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激情与中庸,同时存在于海明威的悲剧作品中,这也就体现出中西交汇,尤其是中西悲剧感的交溶对一个现代作家的影响。

参考文献[1][2][3]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爱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91、233、136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