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util.HashMap是很常见的类(3)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其实HashMap的哈希函数会一直都是oldHash。
如果确定数据的位置
看下面两行
Java代码
int hash = hash(k.hashCode());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第一行,上面讲过了,是得到哈希值,第二行,则是根据哈希指计算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了,位置的计算是将哈希值和数组长度按位与运算。
Java代码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h & (length-1)”其实这里是很有讲究的,为什么是和(length-1)进行按位与运算呢?这样做是为了提高HashMap的效率。什么?这样能提高效率?且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下,HashMap的数组长度永远都是偶数,即使你在初始化的时候是这样的new HashMap(15,0.75);因为在构造函数内部,上面也讲过,有这样的一段代码:
Java代码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capacity <<= 1;
所以length-1一定是个奇数,假设现在长度为16,减去1后就是15,对应的二进制是:1111。
假设有两个元素,一个哈希值是8,二进制是1000,一个哈希值是9,二进制是1001。和1111与运算后,分别还是1000和1001,它们被分配在了数组的不同位置,这样,哈希的分布非常均匀。
那么,如果数组长度是奇数,减去1后就是偶数了,偶数对应的二进制最低位一定是0了,例如14二进制1110。对上面两个数子分别与运算,得到1000和1000。看到了吗?都是一样的值,哈希值8和9的元素多被存储在数组同一个位置的链表中。在操作的时候,链表中的元素越多,效率越低,因为要不停的对链表循环比较。所以,一定要哈希均匀分布,尽量减少哈希冲突,减少了哈希冲突,就减少了链表循环,就提高了效率。
put方法到底作了什么?
Java代码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