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侄女:周家兄妹没有小车子、大宅子(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2 02:16 点击:



资料图:周秉德。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到来之际,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原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

    周秉德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有很大提高,国际地位愈加重要,全国人民都有亲身感受。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则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先驱者和奠基者。

    周秉德回忆说,我的伯父周总理从一九五四年就提出了中国要实现“四化”的目标,伯父身先士卒,和刘少奇、陈云等老一代革命家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治理黄河、淮河、考察三峡大坝选址。推动原子弹、人造卫星等高科技研发,即使文革中还在指示交通部门,建起了一大批港口码头,造大船、租洋船、扩大外贸进出口,并解放大批领导干部、专业干部,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伯父卓越的新中国外交,赢得了世界的赞赏:他五十年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观点,一直沿用至今,从而使中国开始广交世界朋友。

    他六十年代一次出访亚非十四个国家,所到之处,欢呼一片。使中国声威大震,就是这些亚非拉的穷朋友,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七十年代中国打破世界僵局,与美国、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震惊了整个世界,伯父那张机场迎接尼克松的照片永远定格在中国外交史上。

    周秉德说:这些都是中国对外开放最好的例证,中国在外交大舞台上的良好形象,逐步得到了世界大家庭的认可。应该说,周恩来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驱者和奠基者当之无愧。

    周秉德感慨:伯父周恩来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对我们亲属后代,在工作上生活上要求又很严很严,伯父常说,我们是共产党人、不能搞封建主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要自我奋斗,一切靠自己,不能依赖家庭。

    周秉德回忆: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过着极为普通的“平民生活”:我的父亲是周恩来的亲弟弟,对父亲的工作安排,伯父曾专门指示他的领导对其工作安排:职务要尽量低,薪水要尽量少。我们的父母先在两间小平房里居住,后改为六十平米的楼房里住到过世,他们多年挤公共汽车上下班。

    我们姐弟六个人,我曾离开北京去了三线陕西,在贵州工作了十年。文革前,二弟秉钧、四弟秉华按照伯父的精神、放弃了青年们首选的考大学的机会,都去当了兵。而文革中,总理又支持五弟秉和、六妹秉建去了陕北、内蒙古插队。后来,弟弟妹妹靠自己的努力当了兵,那时青年们最佳出路是当兵,总理知道后,又严令他们俩脱下军装,回到了上山下乡的农村和牧区。秉建在内蒙古生活了二十六年才被调回北京。

    周秉德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都是在伯父的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在我们周家兄妹中,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

    周秉德说,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小康了,我们兄妹六个人的生活也和大家一样生活得很幸福,知足常乐。除六妹外,我们五兄妹都退休了。我退休也闲不住,经常到各地学校、团体奔走呼吁,传承红色传统、宣讲周恩来精神。

    我时时在想,那些贪官污吏吃一顿饭一掷万金,受贿数以百万计,他们对得起那些为新中国抛头洒血的烈士吗?对得起伯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期望吗?

    我们做为红色后代,更感到红色传统不能丢,尤其是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泥沙俱下,面对社会风气不正、贪污腐败,我们多么需要有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呀!我认为,周恩来精神就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周秉德说。(记者 淮黎霞)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推荐热点

    • Vista SP2首张截图曝光 部分细节披露
    • 全国歌迷被骗20年 《铁窗泪》不是迟志强唱的(图)
    • 冯小刚代言房产被指质量问题
    • 专家解读:黄光裕“正在接受警方调查”不是法律概念
    • “疆独”分子在华盛顿闹事
    • 校园暴力:女学生因争男友被当众脱光暴打
    • 见义勇为却沦为乞丐 山东农民遭遇暴露法规漏洞
    • 武汉女大学生宾馆被强暴呼救 服务员漠然置之被拘
    • FIAP亚洲集邮联在洛过35岁生日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