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复习技巧
一、一词多义
考研英语中让人头疼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十分熟悉的词,按原意却根本无法理解。最后理解出来,发现意思已经发生变化。有的将它称为“熟词僻义”,也就是一个熟悉的词有一些生僻的意义。我情愿将它称它“一词多义”,因为“熟词僻义”有将它神秘化、妖魔化的嫌疑,好象考研专门拣旮旯里的东西来吓唬人一样。其实考研考这一点,正是回到了英语的关键点。
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并不总是在于词汇量的大小,而跟基本词汇的灵活运用息息相关。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没有语境就没有词义。也就是说,脱离上下文,本来就不能断然说一个词是什么意义,只有结合语境,才能确定在此时此地词义是什么。非要拿所背的一个词义去死套句子,是违反语言本身的规律的,也会在考研英语中碰得头破血流。
The rats develop bacterial infections of the blood, as if their immune systems had crashed.
以“发展”来理解这里的develop,不知所云。事实上,develop还有“得(某种疾病)”的意思。理解这个句子,可能关键不是develop的这个具体的意义是否记得的问题,而是不愿意承认如此熟悉的词竟会有其它含义的心理障碍。其实只要意识每个词的意义随时都可能改变,通过上下文理解这个句子本不能。主语是“老鼠”,宾语是“细菌感染”,很容易猜出是前者得上后者这种病。
所以,考研英语复习,一定要更多着眼于一词多义,特别是培养通过语境猜测词义的意识和习惯。
二、比喻义
比喻(语言学称为“隐喻”,此处为方便理解,弃之)也是英语的一大特色,简而言之就是以此物来说彼物,一般来说是以具体的物来说抽象的物。如果理解一些基本的比喻,能由具体的物想到相应的抽象事物,抽象的事物就变得十分鲜活生动起来。相反,它带来的就是文不对题、莫名其妙。
Publication of the letter came two days after Lord Irvine caused a ___ of media protest when he said…
A.storm B.rage C.flare D.flash
2001年这一道考研题也非常典型地体现出了考研的思路。
如果字对字地翻译,易把of结构理解成“媒体抗议的什么”,死路一条。而如果对基本隐喻有感觉,知道常用“a … of …”这样一种结构来使事物形象化,大致相当于“…一样的…”,则此题迎刃而解。答案A,暴风雨般的抗议。类似的结构并非凤毛麟见,而是屡见不鲜。只不过因为缺乏总结,一直视而不见而已。a shower of criticism,a flood of refugee.shower本意“阵雨”或“淋浴”,用阵雨或淋浴来描述猛烈的批评,岂不妙哉!同样,以洪水比喻难民,也是历历如画。
从这个角度来看,该题其它几个的设置意图就十分明显了。rage本来就是抽象概念,此处不宜。flare和flash都是具体事物或动作,而且也常用于比喻。只是不适用这比喻这里的“抗议”。前者本意指“火焰突然变旺”,故有下面的说法:Violence has flared up again. 暴乱又起。后者本意“短暂闪烁”,故有“a flash of inspiration”指“灵机一动”或“灵光一闪”。
再看一句:I wouldn't come up here again, not until we've nailed this killer.
此句理解障碍主要是nailed, 本来我们记得它是一个名词,意为“钉子”,一看是过去式,显然摇身一变成了动词。如果就“钉子”想“钉子”或“钉钉子”,想破脑袋句子也无法理解。
如果知道英语习惯性的隐喻思维,很容易想见:“钉钉子”这一动作,目的或结果是使事物稳定或确定,此处宾语是killer,意思是找全证据,确定凶手。其实,汉语也有相应的比喻。我们表达“确定无疑”的时候,不是也有“板上钉钉”这样形象化的说法吗?
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揭示:跟一词多义一样,比喻也绝不是个别现象。相反,它在英语中无处不在。不理解基本比喻思维,英语难免还是一锅夹生饭。所以考研将此作为考点,应该说是考到了家。
三、小品词
小品词就是那些小的介词和副词:at,in,on,off,up,out of,into,away…小品词小,而且看似简单。on不就是“在……之上”吗?当然,有些人还会想起在go on,get on中意为“继续进行”。可是小品词很重要,因为它表示种种关系;而且把握得不完全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障碍。On turning the corner,he descended the slope.“转弯”与“下坡”之间的关系,由on来表达,要理解此句,它是关键。
但我们发现on的前述两个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