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没的乡戏
一
乡戏是一种地方戏,因它只在村子上、镇上盛行,所以人们习惯上叫它乡戏。
乡戏不像电视银幕上的戏曲那样奢华。乡戏很简单,一般都是找一大块儿平敞地,在上面搭上一个戏台子,戏子就可以在上面唱了。这戏台大抵是用椽杆和竹竿搭成,用麻绳捆扎。搭成后,再在上面扯上红的绿的几块大布,布从戏台的横杆上垂下来,就成了帷幕。一般会有三道帷幕。最后一道是灰白色的,上面偶尔还会有些图案。这道帘布将戏台隔为两半,前面是唱戏的地方,叫前台;后面供戏子们化妆、换装和起居用,称为后台。中间有一道绿色的帘布,在杀戏时会被拉开。有时未见戏子先听到声时戏子就隐在里面。最后一道是紫红色的大布,垂直倒挂在戏台顶部的撑杆上。她与绿色的幕相互映衬,也算好看。红布的上方会有一个横批,上面写着“**曲剧团”或豫剧团字样,显示着今年戏的基韵。闭幕或谢幕时红布都会垂下来。戏开始时才会被拉开。
说及戏子,大都是爱好戏曲的人稍加培训,穿上戏服、戏帽和长靴就可以登台上场了。大都是平凡老百姓。若是名家,多是为大官们、有钱人表演的,不会在乡庄上演戏,所以寻常百姓不会看得到。乡戏并不完全斟词酌句,戏子也无需完全按照词谱来唱。戏子只要明白这出戏的大致意思,跟着节律唱出来就行。所以乡戏浅显,大都是由大白话组成,稍加听听,就明白了。
所以私下认为乡戏能在农镇盛行主要因为它的朴实与大众。
村上人爱听戏,年年都会有镇上和队里花上几百块钱请一台大戏唱上七八天。唱戏的人清苦,也挣不了多少钱,也都是因为爱唱戏,也就来唱了。唱上一天也就挣下二三十块钱。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把戏子分为三教九流之列,并未真正受到社会真正的尊重。只是在乡村戏子的地位可就没那么样的差别了。他们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乡下人也都带他们像自家兄弟姐妹一样。每每大戏结束后,戏子们会挨家挨户地讨赏钱。赏钱不一定要是实打实的钱,也可以是粮食,白面膜也都行。乡下人实在,会多给几瓢麦子,想着粮食是自家地里建的,也不费啥事,就多给了。
乡戏一年只有一两次,有些年头若缝上天干地涝,乡人们会请戏台大唱三天来祈雨,也有家底后的人家,结婚生孩子吃喜面等也会请台戏唱上一晚。这样一年就会多上几次。若是平常年份,会在二月二或三月三唱上几天。大抵是刚过罢年,人们比较清闲,地里也没有什么活儿,就爽性请台大戏唱唱,忘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每年唱戏的地点基本不会变。二月二在老和尚庙,三月三在镇上。人们习惯称岭上叫老和尚庙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小庙,随着连年唱戏,小庙也被修葺一新,庙宇也盖大了几间,看上去也算恢弘。所以提及老和尚庙人们就会想到乡戏,知道是岭上。老和尚庙变成了岭上的代名词。
二
我小的时候,村里人爱看戏。过罢年,天一放晴,人们就忙着去地里锄草,犁春天的荒地,剥花生种等,将手里的农活尽快干完,就是为了赶着二月里的大戏。
临近二月,村人们也会从以前无休无止闲聊的话题转到乡戏上来。在村上,人们都会吆喝着喊:“活儿,干完了没有?老和尚庙快有戏了。”对方总是回答:“可是哩!我得赶紧弄,孩儿早就嚷嚷着要我领他去看戏哩!”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似乎生活燃起了热情。总之,在村上一旦说起戏,人们就来了精神,对戏有着无比的期盼。
进了二月份,如若遇到从镇上赶集的人回来,人们总争先恐后的问,戏台搭好了没?之类的话。像是着了道儿,人带着些异动。
乡戏的头一天是试唱,戏台也还没有完全搭好,只是一个空架子扯上两块大布。所以看戏的人并不多。买东西的人也少,并不十分热闹。等到了第二天,人就渐渐的多了起来。小商小贩也就多了。有卖苹果的,橘子的,也有卖瓜子糖块甘蔗之类的。瓜子糖块卖的较快。看戏的人们总是会称上半斤,拎上一壶茶水,端个小凳子在戏台前悠闲地看上一上午。也还有卖米花板、汽水等哄小孩子的零食。其实小孩子们主要是去看人烟的,家乡人常说小孩子们小时候看看人烟,长大就能见大世面,所以家长们总会带着孩子去看戏。小孩子嘴馋,看见好吃的都要,家长有时会嚷着,不许要这要那。有买饭的,主要是些凉粉或凉皮,平日里村人是不舍得买的,也只是在这个时候才会让自己奢侈一回,买上一大碗过过瘾。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