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性能tip(1)
数据类型选择方面的几个原则:
1,更小通常更好,选择能正确表示数据的最小类型。
2,简单就好,用简单类型优于用复杂类型。
3,避免NULL,尽量定义字段为not null。性能提升很小。
字符串的选型:
当最大长度远远大于平均长度时,并很少发生更新时,选择VARCHAR。
CHAR适合保存用户密码的MD5哈希值。
MySql存储的最小时间单位是秒,但是可以用毫秒进行临时计算。
InnoDB有一个特别功能叫做自适应哈希索引,当InnoDB注意到一些索引值被很频繁的访问的时候,它就会在BTree的顶端为这些值建立内存索引。
索引包含了来自于表中的一列或者多列的值,如果索引了多列数据,列的顺序非常重要,因为Mysql只能高效的搜索所以你的最左前缀。
聚集索引:不是一种单独的索引类型,而是一种存储数据的方式。当表有聚集索引的时候,它的数据行实际保存在索引的叶子页中。每个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
使用时注意设置前缀索引。索引选择要注意不重复的索引值。
索引策略总结:
检查最常用的查询,不要不调查就随便建索引。为了找到建索引的平衡,应该测试和剖析。第一检查的就是响应时间,要为耗时很长的查询添加索引;然后就是检查导致最大负载的查询,添加索引;最好要把系统的cpu、内存和磁盘瓶颈考虑进去。
在任何可能的地方,都要试着扩展索引,而不是新增索引。通常维护一个多列索引要比维护多个单列索引容易。如果不知道查询的分布,就要尽可能的使索引变得更有选择性,因为高选择性的索引通常更有好处。
在冗余方面:
通常需要额外的索引、冗余的字段,或者甚至缓存表和汇总表来加速读取。这为写入查询和维护工作增加了工作量,但这仍然是设计高性能查询的常见技巧:用极大的加速读取来弥补较慢的写入的代价。(但是也为读写增加了开发复杂性)
InnoDB存储引擎的一些tip:
“
事务性:支持事务和四种事务隔离级别。
外键:在Mysql 5.0中唯一的支持外键的存储引擎。
行级锁:锁设定于行一级,不会向上传递并且也不会阻塞选择——标准选择根本不会设定任何锁,有很好的并发特性。
多版本:InnoDB使用多版本并发控制,默认情况下不会选择读取陈旧数据。
按主键聚集:所有InnoDB表都是按主键聚集的。
所有索引包含主键列:索引按照主键引用行,因此,如果不把主键维持的很短,索引就会很大。
优化的缓存:InnoDB把数据和内存缓存在缓冲区池里。会自动构建哈希索引来加快行读取。
未压缩的索引:索引没有使用前缀压缩,因此可能会比MyISAM表的索引大很多。
数据装载缓慢:在MySql5.0中,InnoDB不会特别优化数据加载。它一次构建一行的索引,而不是按照排序进行构建。导致加载缓慢。
阻塞AUTO_INCREMENT:在MySql5.1之前的版本,InnoDB使用了表级锁来产生每个新的auto_increment值。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