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命题规律
(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二)年度间(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三)上述(一)、(二)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的适当结合。
形势与政策选择题所占的分值为10分左右。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真题,我们发现,“形势与政策”部分选择题的命题呈以下规律:
1.国际部分主要考查年度间中国的外交主张、贡献及与大国的关系、重大国际事件、国际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等。
(1)中国的外交主张及贡献。如2005年第29题考查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发挥的作用;2006年第16题考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讲话的内容;2007年第16题考查中非合作的贡献;2008年第33题考查中国处理达尔富尔问题的四项原则。
(2)中国与大国的关系,尤其是中国与美国、欧盟及周边一些国家的关系。如2004年第14题考查中国与印度签署的文化,第15题考查中国与欧盟关系取得进展有表现;2007年第16题考查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
(3)年度间的重大国际事件,尤其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问题。如2004年第13题考查瑞典举行全民公决否决加入欧元区议案;2005年第15题考查以色列的单边行动计划;2006年第16题考查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原因,第33题考查全球禽流感问题;2008年第16题考查在2007年1月1日欧盟第六次扩大时正式加入欧盟的国家。
(4)重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年度间召开的重要会议。如2004年第29题考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收获;2003年第30题考查上海合作组织圣彼得堡峰会签署的主要文件。
2.国内部分主要考查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年度间召开的重大会议、重要领导人讲话内容,尤其是党的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的重大决策。
200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六大,2003年的第14题、第15题、第26题、第27题、第28题、考查的全是十六大的内容。2004年第30题考查的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第24题、第36题也是直接考查“十六大”报告的内容;2005年第14题考查的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第27题、第28题考查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内容;2006年第14题考查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内容,第15题考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的内容。2007年第14题考查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内容,第15题考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内容。200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七大,2008年的第15题、第28题、第29题、第32题,考查的全是十七大的内容。
3.注重考查考生对重大国内外事件的理解,不再单纯考查对事件本身的记忆。
如2004年第28题考查考生对“中东和平路线图”实施中受挫原因的认识;2006年第33题,通过禽流感问题给世界带来的危机,要求考生进行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分析。
4.重视与其他五门学科相关知识点的适当结合。
如2004年第36题把“十六大”有关内容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三农”问题;第37题选做题I把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有关美国的外交政策、战略意图和霸权本质结合起来考查;2005年“形势与政策”部分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命题趋势最为明显,分值比重增加,命题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从分析题延伸到了单项和不定项选择题,如单选题第4题考查的是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的结合。2006年第37题选做题Ⅱ则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经济增长、资源以及环境三重困境。2007年第37题选做题Ⅱ考查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2008年第37题选做题Ⅱ考查的是气候问题。
5.国内外事件考查的分值不一定平均分配,而是依当年国内外事件的重要性而定。
就近五年的真题(选择题)来看,国内部分分值较大。2004年国内部分占2分,国际部分7分;2005年国内部分7分,国际部分2分;2006年国内部分2分,国际部分5分;2007年,国内部分占6分,国际部分3分;2008年,国内部分占7分,国际部分3分。
来源:考研教育网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