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考研政治分析题考前必备重点20题(13)

来源:不详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发表时间:2013-07-02 04:35 点击:
    重点题13: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一国两制是我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试根据对今年台湾大选的结果的分析,评析我国实施“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今年台湾政治社会形势出现了剧烈的变化:民进党一贯主张台独,但弊案连连、台湾人民抗争不断、终于使得民进党在选举中败北,国民党的重新上台执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台独的不得人心。同时,一年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连续作出了积极的重大动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对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实证明,我们只有按照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才能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

    【相关材料精粹】

    相关材料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1.“一国两制”的内涵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发展过程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是我们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后来进一步考虑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这一基本方针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早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已产生了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在一个国家内实行两种不同制度的初步设想。这一设想,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战略构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提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年1月30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期间,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思想。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时,第一次使用了“一国两制”的概念。同年12月,全国人大第五届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84年5月全国人大第六届第三次会议再次肯定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使“一国两制”成为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八项重要看法,提出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一主张,以十分简洁、明确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和平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和坦诚态度。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针对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的新变化,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主张。“讲话”和“报告”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申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相关材料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

    1.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后,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获得了巨大成功。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香港、澳门回归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也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出发的。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

&n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