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美学史上的奇葩----苏州园林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发表时间:2013-11-25 10:51 点击:

说起苏州,不能不提苏州园林。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那杨柳扶风的娟秀、白墙灰瓦的内敛,凝聚的是中国古代的中庸哲学,更是追求天人和一的东方审美。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最着名的一座古典园林,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明御使王献臣官场失意被贬还乡拓建此园。拙政园占地51950平方米,布局因地制宜,全园包括东、中、西三个部分和部分住宅,每部分都各具特色。其园山明水秀,其亭阁楼榭、廊桥堂馆依水而建,精美的古典建筑稀疏错落,点缀于林木叠翠的水边。春日时,这里清翠满池;秋天,里又红叶映政园以水景取胜,厅堂朗净,长廊迤逦,山影空灵,旷远明秀,似诗如画,格调古朴而自然的明代园林风范,使人不出城市而能获得林野逸趣。因此,自古以来,拙政园就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苏州的留园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中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点很多,主要有香洲、留听阁、浮翠阁、雪香云蔚亭、秫香馆、天泉亭、三十六鸳鸯馆、荷风四面亭等。香洲又名“旱船”,它三面伸向水中,形似画舫。上楼下轩,由亭、台、楼、阁组合而成。其前舱为亭,船头是台,阁为内舱,船尾是楼。船中高悬的“烟波画船”额,点出了此景的意境。

留听阁的阁名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是一座形体精巧但又极高爽的单层花厅。因这里是赏荷佳处,无论晴、雨、云、月。淘可观赏荷花的初、盛、残、败,阁内为赏荷设置了构思精巧的精雕飞罩、圆桌、圆凳,它们与整体的园林和建筑浑成天然,是清代的珍品。

浮翠阁是一座八角形的双层建筑,四面皆窗。因这里是全园的最高点,所以在阁上,可舒目远眺。在有限的空间里,你会发现这里能享受到一种极目无限的美。

景中景是苏州园林中十分特别的洞门艺术。拙政园中的许多洞门艺术的功效是,它能形成一种“框景”的美。站在门洞外向内看,洞门内的绿草碧树,花坛石山,通幽曲径等有奴—幅幅图画,别是一种情调。

远香堂是拙政园之精华之所在。其为园中部的主体建筑,是清代乾隆时所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周围环境开阔,故为四面厅。四面看景,一览无余:每逢夏季,荷花盛开,清香送远,遂取意“香远益清”而起其名。远香堂的空间划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房屋而少见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文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

山池房屋布置疏密有致以疏为主,体量尺度又恰如其分。如此布局,犹如风景长卷一般,使此园具有开阔疏朗、明净自然的鲜明特色。隔山北望,山上林木苍翠,山石与亭榭半掩半露,掩映于一片池水之中,犹如江南水乡的天然景致。炎炎夏日,池中盛开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在一片片摇曳着绿色裙衫似的莲叶中半露半现,娇嫩的色彩,沁人的清香,在酷热的暑天给游人增添了不少幽趣。

三十六鸳鸯馆是拙政园南面的主体建筑,可经曲廊达馆内。馆呈方形,中间用隔扇与挂落分为南北两部,采用鸳鸯厅形式,北半厅称“三十六鸳鸯馆”,南半厅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四隅还各建耳室一间,原作侍候之用。这里曾是园主观花宴嬉和观看昆曲之处,眼观戏水鸳鸯,耳闻绕梁清音,是何等的雅趣。

留园位于苏外州市留园路79号。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是苏州大型宅园之一。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官归田后,于此大治园圃,置东、西二园,并于东园广搜奇石。同治十二年(18733年),园林部分为常州盛康购得,缮修加筑,使园内佳树荣而佳齐茁,奇石显而清流通,比昔盛时更增雄丽。此时,其园因前园主姓刘而俗呼“刘园”。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网站首页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 内容搜索
Copyright © 2008-2015 计算机技术学习交流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07008号-1